![]() |
2009年10月22日 中国日报
「爱滋女」闫德利未被查出有爱滋病,这既是一个恶意诽谤事件,也是一个愚弄天下人的事件,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目前还没有明确查找出。但是「爱滋女」为什么会这样红?如果说是他男朋友恶意报复她,那么两人如此简单的情感何以引得天下众人关注?
是不是众多网民的集体窥私慾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一个爱滋女?是不是众多网民对于这些「又黄又暴力」的事件的特殊好奇心让我们越来越好奇爱滋女何以得爱滋?于是看客都纷纷成了极具爱心的「慈善者」,他们关心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到底和多少人有过性关系?结果,闫德利是无辜的,这个事件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演变成了一场「烟花戏人间」的虚无雾团。在这个事件中有多少人是抱着窥私看热闹的心态,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关心这位「爱滋女」呢?
事件的始作俑者恰恰是抓住了众多网民的普遍窥欲心理,所以一篇关于性、报复、乱伦、爱滋病、社会腐化的博文,掺杂了279个人的电话号码,「塑造」出了一个「烂也烂出名气」的卖淫女,诸多新闻要素叠加在一起,才能在网络上掀起大浪,才会把那些以此为娱乐事件的人被愚弄一番。
作为理性和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维护其他公民的正当权利,我们是不是也得关心一下「爱滋女」以后的生活?是不是该把我们那种凑热闹的看客心理变成一种同情继而帮助无辜受害者讨回公道的现实行动呢?
「爱滋女事件」的迅速扩散,已经伤害了一个弱女子的幸福,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尽快揭开事件真相,找出事件的始作俑者,将其绳之以法,把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还网路一个健康、和谐的空间。
相关文章 | |
---|---|
14.从吴亦凡事件看明星的命运 | 25.是谁制造了“疯”郑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