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硅谷老板:你能不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2019-05-15 来源:硅星闻

“刚到公司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老板是个变态。”

“正常人加班是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还在回邮件,他是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健身、工作,一周工作100个小时。”

这让2017年刚到硅谷苹果总部实习R目瞪口呆。不过待了一阵后,他发现老板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且并不指望他们也继承这样的热情。而且老板虽然“疯狂”,但他升职的速度也一样疯狂,从一个普通码农升到VP级别(Facebook 9级,也是软件工程师这个名称下的最高级别)只用了3、4年的时间。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Quora问题“Facebook软件工程师有哪些级别”下一位前FB员工的回答

由于当时单身,在硅谷也没有太多朋友,R也或多或少自愿地过上了朝九晚九的生活,但他形容那段时间为“充实的学习”。正式入职后,他加入了一个不同的组,延续了这样的习惯。

不过与之相对,也有同事在滥用Facebook慷慨的病假,日常摸鱼。

“病假三天以下不需要医院证明,是无限的。也有同事都两天两天的请,请周一周二和周四周五,再加周三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和周末一连,几乎不怎么来上班。”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这位壮士的日程表

后来,这个不怎么来上班的同事在家大概失去了自我驱动力,出活也越来越慢,最后被公司开除……

而R虽然工作不到一年,最近已经升职,工作时间也趋于正常。

“刚入职花了更多时间,现在(工作)做得更熟了,几乎不需要加班,每周工作时间大概不超过40小时吧。另外被开除的哥们儿如果在家能好好出活也不会有人管他,主要是出不了活儿。”

R虽然升职了,但他觉得仅仅是工作的内容有变化,并没有让工作任务增加。

“毕竟在美国就是希望不用拼了命就能得到还比较decent(体面、过得去)和平时生活、工作分得比较开的生活,比如我最近周末都会去hiking(远足),如果是在国内做程序员,一周工作时间很长,可能就很难有精力这样生活了。”

他自己住一间Single Family House(独栋房屋),家中有全套K歌设备、吉他,甚至还有一个有落地窗的健身专用房间,冰箱上摆满了四处游玩时收集的冰箱贴。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国内近期流传的“京东淘汰三类人”的说法让R感到心惊,“我不是没试过,我实习和刚上班的时候也是一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但是是自愿的,一我当时没啥事儿,二这样升职快。然而如果强制的话这就意味着不加班就容易被淘汰,这一点我觉得很可怕。”

加班频率根据升职Cycle变化 加班过多大概率单身

Google也有相似的“加班故事”。

小S是一个入职Google五年的程序员,她也是属于偶尔“自愿加班”的那一类人。

“主要根据升职的Cycle,我们是半年一次,如果这段时间想升职,我的话在这之前可能就会尽量多争取完成一些工作成果,也就需要加班。”

其他的时候么,也有主动加班的,但她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主动加班的大部分都是单身的同事,可能自己在家不写代码也没事儿干……”

在旧金山湾区,18-49岁的人群结婚率已经降到不到6%,这里的人三十岁的时候,四个里面只有一个是已婚身份。对于相对其他族裔来说不善交际的亚裔来说,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湾区,脱单更是难难事。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旧金山湾区婚龄人士中,男多女少

如果拖家带口,那更有可能的上班形式就会变成,起得非常早,八点不到就到公司工作,下午三四点就闪人去接小孩,回家再干会儿活。

还有人荒废了一个周末之后开始悔悟:“有时候周日晚上忽然收到工作消息,很可能是大家荒废了一周末有点罪恶感,到周日晚上突然来劲了。”R表示。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还有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加班例子。舒叶是一个转专业程序员,她入职Google两年,加班数量为两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经理让她完成一项必须用C++的工作,然而她只会Java。经理知道这一点,让她慢慢学。

“但我不想落后于人,周末跑去公司学c++,学完了之后把那个写了,大概花了五个小时。老板很惊讶,本来以为会很慢,因为没有人期待你非上班的时候加班。”

不过她也认为,上班时间不是跟升职这件事毫无关系的。

“毕竟谁也不是超人,要升职需要你的工作做得好,有影响力,如果每天只上班两个小时可能也很难做到吧。”只是在大部分时间,只要保证正常的上班时间,身边同事都能比较好地完成工作。

这个保证上班时间,有上文提到的8am-4pm的早起人父/人母、有小S和舒叶这样的正常作息人士,还有极端情况:下午四点到公司,凌晨两点离开(对,仍旧是单身同事……)。

就连传言中的“血汗工厂”亚马逊,工作强度也并不那么大。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我已经入职五年了,很少加班。可能赶项目加班过几次吧。”亚马逊电商员工小辛说道。

他同样认为,上班时间和升职的关系很小,“SDE2(亚马逊工程师的第二级别)其实是不少人的最终职级,升到这就不再往上升了。毕竟升职考察的是你有没有领导一个项目的能力、能不能一个人管理多个项目还保证进度和团队和谐等等,和工作时长无关。”

总体而言,只要这些软件工程师能按deadline完成工作任务,没有人管他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昼伏夜出白天根本不见人影。

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在硅谷,适度加班是可能会对升职有些许帮助,不过要是在应该休息的时候加班过多,可能会引来老板关切的责备:“你能不能不要上班了?”

来自舒叶的三连:

“Google的文化是大家希望你不要在非上班的时候上班,别人还要享受family time(家庭时间),不想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

“上班时候好好上班,不上班的时候就不要加班。”

“PTO(pay time off,带薪假期)或者其他假期的时候如果写代码,老板可能会跟你说不要工作。”

之前R和自己的老板每天拼车上班(高峰时段,如果车里有两个人及以上可以走快车道),逐渐混熟了,表示老板有时会忍不住败给人性的弱点。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硅谷高速公路

“因为很熟,有时候他就会有点放肆,下班也给我发信息,但是会打个括号:‘(你没看到的话明天回复我也没关系。)’,找补一下。”

在Facebook,每3个月需要填写一份问卷来评价自己上级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和加班息息相关,“你的Manager是否影响了你的work/life balance(生活、工作的平衡)?”

显然,老板也不希望在自己的review上添上这样一笔,也就会主动避免通过任何形式来“逼员工加班”。

一位Airbnb的软件工程师M则表示,从入职到现在自己从未加过一次班,而且工作日程始终保持1055——10点上班、5点下班,一周五天都是如此。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Airbnb三藩总部

这份工作的挑战并不比过去他在大公司时小,只是从Google的“螺丝钉”角色逃离后,他在Airbnb做的事情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有意义,管理扁平,也就因此能在公司高效地完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M身体出了一些问题,经常需要去医院或是在工作中途休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不管是病假还是调整任务,公司都完全支持,直到他病情稳定。

和老板还可能有的沟通,是“这个活还需要一点时间”,而不是“我会抓紧下班时间按时完成”。

领英软件工程师P解释道,基本上安排的工作都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是一个定死的死线,如果工作到一半发现预期时间不够,可以随时跟PM(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还有老板沟通,要求更多的工作时间。

“这个主要看一个公司对定好的时间线是不是觉得那就是一个commitment,我们公司不太是这样,只是一个参考时间,不会搞得很紧张。毕竟一个主要做recruiting的公司,还是会有一个有爱大家庭的感觉。”

华人dilemma:所谓无限假期真的可以无限吗?

除了工作时间可以沟通,不用有太大工作压力(以及硅谷盛传慷慨的package)以外,领英另一个知名的福利是,假期无限,但是真的能请上好几个月在家瘫着领工资吗?

当然不行。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R的同事一样走极端,但是在号称假期无限的硅谷大公司里,亚裔往往也不会是那些主动要求长假期的人。

在硅谷大公司中,形形色色的假期几乎是标配。除了带薪年假和美国及加州的公共假期,还有长度不一的病假、志愿活动休假、丧假等等。不算周末,一年的假期可以达到一个月时间。

硅谷老板:“你能不能不要在下班的时候上班?”

硅谷科技公司的各类假期

特殊假期包括陪护生病亲属的假期、产假及陪产假、离休年等。这种特殊假期,可以有三个月甚至半年。

“虽然总体来说公司还是很鼓励大家注重work life balance的,不过总的来说华人或者说是亚裔休假没有美国人多,可能是文化上的原因吧。”P说道。

这里他指的是LinkedIn的无限带薪休假。今年以来,他一天假都没有休过。

“其实说是无限假期,也需要老板批准,三周以上还要Director点头。一般大家一整年下来都不会请三周以上。

美国同事有可能两周两周请,全年请的假会超过一个月。也有那种一次性请一个多月假出去玩的,但也都是美国同事。”

在他看来,公司的无限假期政策也有为了财报好看的原因,“如果有规定好的假期,到年末是要按时薪给没有休假的员工补发工资的,但是无限假期政策下就不用,因为不休的那几天属于‘自愿’。”

除了放假没有白人同事那么“理所当然”以外,在硅谷,华人工程师总体而言更加沉默,在工作中较少地争取发言权和管理地位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这也许有文化的因素,有语言的桎梏,不过对于大部分受访者而言,这样的职场经历已经足够令人满意。而就算为了家庭原因或个人发展回国,他们也往往不考虑继续在这个行业中长待。

舒叶和小S都曾在Google的北京分部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对女性的友好程度,都和硅谷有一定差距。

P则表示:

“超时工作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是在摧残和剥削员工的身心。

另外,马云提倡的‘奋斗’也是伪命题——很多公司里员工不占股或者占很少一部分股,公司业绩的提升不能明显提升员工工资,这对大部分辛勤工作的员工很不公平。

这种情况下,回国我不会考虑继续做程序员,而是可能会寻找有发展潜力行业的管理职位,在北美,这种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