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大象席地而坐》影评:绝望人的绝望之作

来源: 朱头山 于 2018-11-24

导演胡波自杀后第401天,《大象席地而坐》斩获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两个大奖。在多瑙网站上找到这部影片,花了四个小时看完了。四个小时很长,但却并没有觉得枯燥乏味。年轻导演试图在他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最后一部电影中中说尽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人如何看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似乎是电影作者为自己命运设下的隐喻。如果痛苦和你没有关系,那么梦想也和你无关。

电影是根据导演自己写的小说改编的。毕竟年轻,很难说这部影片很完美或很有创意,最近的奖项可能也是因为他的死,而给予他的安慰吧。能看完这部影片的,也一定是有类似绝望,可耻经历的人。大多数的人生都是有跌宕的,人生中的绝望感不仅会存在于小人物,大人物也有绝望的时刻。现在的薄熙来,刘强东一定有这样的感觉!

胡波

将近四小时的影片讲述了四个主角几天中的故事:在一个中国北方县城,高中生韦布被粗暴的父亲赶出家门,在学校倒闭的最后一天为朋友打抱不平时将校霸误伤。韦布的暗恋对象黃玲和已婚的副教导主任暧昧,只为逃避歇斯底里的母亲,却被人将两人厮混的录像公布于众。韦布的邻居老金睡在自家阳台上,在儿子处心积虑劝其去养老院的时候,惟一陪伴他的狗被恶犬咬死。校霸的哥哥于成是一个街头混混,被心仪对象拒绝,勾搭了最好的朋友的妻子,并目睹朋友跳窗自杀。

这四个人,代表了四种典型的状态。韦布和黄玲,是那种家庭环境差,父母都混的不好,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生活,更不必说怎么教育孩子了。孩子本人也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在青春期,男孩最可能干的坏事就是犯事儿,女孩最可能干的坏事就是与性有关的了。于成则是属于那种被主流社会抛弃的边缘人,走上了用暴力获取尊重的道路,也就是黑社会。黑帮片很受欢迎的,但当黑帮并不有趣。前三类是失意的年轻人,而老金属于失意的老年人。

“大象席地而坐”。一头失掉尊严的庞然大物,纹丝不动地坐在马戏团,一点不轻盈,甚至有点蠢。可是这个跟电影主人公生活完全没有关系的场景,却具有谜一般的魅力。电影中的四个人,不约而同地要去满洲里看一头坐在地上的大象。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用这作为片名,可能是这四个在生活中失去了尊严的人,在看到兽中之王也混得这么没有尊严时,能得到一丝宽慰吧。很多人失意时,老拿失意时的大人物比喻自己,自刎乌江的项羽,走麦城的关公,一样的道理吧!

对有没人确切知道《大象》的导演胡波为何自杀,据《深焦》报道,‌‌“胡波四个小时的剪辑版遭到了出品方的抗拒‌‌”,在出品方看来,如此长度是‌‌“反市场、反观众‌‌”的,他们建议胡波把影片长度缩减到两小时之内,否则就将剥夺他的署名权。在摄影师范超看来,这可能就是压垮胡波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中老是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哲理句,可惜我不是全能明白它们,比如:

‌‌‌‌“当时我看到一个人在用石头砸一只猫,问他为什么砸,他说砸猫让他感到很快乐。我本想制止,但是就这么看着他砸,我也觉得好像快乐起来。‌‌”

‌‌“你哭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不是因为我才跳楼的,所以我不会感到愧疚。‌‌”

‌‌“因为你不见我,所以他死了。都是你的错。‌‌”

‌‌“学校出了事,最后都会变成我的问题。‌‌”

‌‌“你哭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到底在难过什么?难过之后会遇到的麻烦?‌‌”

。。。。。

几个主角的扮演者都演的不错,虽然他们目前都是默默无闻的小演员,这部片子也许会成为他们的敲门砖。但估计因为片子本身灰暗,经过金马奖那个台湾人一闹,可能不会在大陆公演了。 扮演黄玲的王玉雯的气质,特别适合于女主角,把一个没有爱,渴望爱,又不知道如何去追求爱的无知女生刻画的非常入骨。希望她能红!

和胡波同名小说中的单线人物叙事不同,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是糅合了众多内核的一个寓言,年轻导演试图在他的第一部电影中说尽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和爱人,和家人,和朋友,和动物。电影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视觉化了这种关系:极浅的景深将人物隔离在自我被极度压缩的空间里,环境则虚化成模糊一片。只有当人物关系互相牵动,进入(闯入,融入)主角的世界时,‌‌“他者‌‌”才有了较为清晰的面孔。这种隔离和进入又是通过精心调度的运动长镜头实现的:平均七分钟一场戏,一场戏基本只有一个长镜头。

镜头语言强化了影片的压抑气氛。人物局促于阴暗狭小的空间,空间之外更是毫无气息的存在。‌‌“我的世界是一片荒原。‌‌”片中一位被校园恶霸欺辱的学生从韦布身边走过时念了一句,念诗者的脸仍然没有进入焦点。《荒原》是美国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1922年创作的诗歌,百年之后,世界依旧寸草不生。‌‌“

一旦出现麻烦,《大象》中的人物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将自己从中抽离出来。冷感和孤独互相成就,世界最终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荒原。正是这样一种普遍的孤独感,而非所谓的中国奇观,引起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协会(FIPRESCI)此次在柏林电影节的评审之一Teresa Vena 对《大象》评价如下:‌‌“近四小时的运行时间超过了传统的影院格式,但没有一分钟厌倦。电影让观众深入沉浸在一个外部情感世界中,因为这个外部世界提供了使观众产生自我认同的接触点。他以极大的同情心追踪角色所遭遇的冷漠、忽视、拒绝和暴力,似乎这几个角色是他自我的几个分身,用电影对环境进行悲观的盘点。故事的严肃性和悲剧性融于利落而不矫情的对白中。摄像机轮流紧贴每个角色,静态地捕捉动态。《大象席地而坐》是导演留下的非凡遗作。‌‌”

‌‌成年人可以坦然与恶共处,但胡波的少年气就在于,他不能。他一直在想他还能做些什么可以站在恶的另一面。胡波最初在First创投时解释,这部作品不是关于绝望,而是关于爱的:‌‌“爱是沉默的行进与牺牲。‌‌”少年的牺牲无法撼动受伤的庞然大物,但他却用有限的轻盈搅动了那摊浑浊的死水。被父亲赶出家门的韦布将唾沫黏在火柴上,再将点燃的火柴抛向狭窄楼道里低矮的屋檐,屋顶上,蜘蛛一样张牙舞爪的纹路像一朵朵黑色的花。

《大象席地而坐》在主人公听到大象叫声时戛然而止,而小说结尾比电影更加残酷:‌‌“等我贴着它,看到它那条断了的后腿……说实话我很想抱着它哭一场,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那几个动物园的人跑过来的时候,我还能看见他们嘴里骂着什么呢。‌‌”

但这已经是电影之外的事了。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