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生活不易,留德华小哥挥泪写下,在德国搬砖的日子……

2018-06-02 来源:沪江德语

本文作者在德国的一家德企实(ban)习(zhuan)了半年,在德国实习是种怎样的体验?由德国方言引起了哪些误会?德国人吃到正宗中国美食的反应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发生了哪些趣事吧。希望这篇文章对想在德国找实习,或者想了解德国生活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所学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公司地址:德累斯顿

为期半年的实习结束了。很开心体会了德国的工作环境,如果毕业之后就回国工作了,那这段记忆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了。很希望与大家分享我的这段经历。

我在德国读的Diplom(TU),这个学制在德国已经不多了。和一般的硕士不同,Diplom的学制是强制要求在德国或至少有德国企业的背景的公司实习至少22周。

我的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也就是负责楼宇里面的制冷通风和供暖。最后申请成功的这间公司在德雷斯顿,公司在耶拿新扩建的医院大楼上有工程项目,招一个实习岗位驻守耶拿。

工作的第一天还是记忆犹新的。异常兴奋,紧张和担心,怕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前一天还特别在网上看了好多关于“Erster Arbeitstag” 的视频。现在想想,担心确实没什么必要,因为真的是听不懂。

当然也没那么夸张了,专业方面还是可以应付的,那些日常的小对话就真是有点尴尬了。上班的第一天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公司楼下,去临近的面包店吃了早餐,挨到差不多时间进到了公司。秘书微笑着让我坐那等着,来往的人都跟我打着招呼,感觉自己瞬间高大上了一样。然后就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有一个负责人的过来告诉我“很抱歉,久等了”,然后安排我进行了安全教育。其实就是识别各种安全标识,和遇到紧急情况的措施。告诉我会在之后领取自己的工作鞋和头盔。

初识工地

紧接着就坐公司的车去了工地。公司给工程师每人配一辆车,而只负责画图的人员或是技工,两到三个人一辆车。那天开车的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胖乎乎的,很健谈,从公司开到工地需要两个多小时,一路上工程师问东问西的。我睁着眼,竖起耳朵,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实也就是问问我大学学的专业,我对德国或者是这座城市的看法,还有说起他曾经认识过一个中国人什么的。

到了工地,我工作的地方在工地旁边的集装箱简易房里。总共三层,最下面是外包出去的一个公司,二层主要是绘图人员和机房,三层是工程师们和主管。

他们等级分别十分清晰,虽然每层都有厨房,但是最上面的有洗碗机有微波炉,咖啡机也明显更好一些,我们这一层就稍微差了一点。简易房里隔音很不好,尤其是楼层之间。楼上有人走来走去的,楼下听得人心烦意乱。所以职位越高的住的越高。

另外,每每看到楼下有人在楼道里抽烟喝咖啡,都不敢使劲上楼梯,因为那个楼梯真的很容易往楼下掉灰!

工地简易房

其实不仅一座楼里有分别,不同楼驻扎着不同公司,根据重要性的不同,楼与楼的配置也是不一样的。有次去隔壁(整个工程最高级别的公司)的办公集装箱,虽然都是简易房,可是他们的房子只有一层,两面都是办公室。地板也很牢固,一个厨房有我们三个那么大,并排三四台咖啡机,并且还有一个意式的。房间只有一层的好处当然是头顶没有噪音。而在工地里面工头的办公室连走廊都是露在外面的,也没有单独厨房,或会议室,真的是每个办公室就是一个单独的集装箱,里面各种味道混杂,真是酸爽。

我被分在了二楼,一个三人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一个大叔叫Rico,一个大妈叫Grimm,都是专门画图的技术人员。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三人基本就被绑在了一起,共用一辆车,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语言的屏障

三个人真在一个办公室了,大叔大妈的日常谈话让我怀疑人生,他们在对我说话的时候还会放慢语速,并且吐字稍微清楚一些,而他们互相交流的时候语速快到简直让我觉得德语都白学了。刚开始的一天,大叔和大妈一个劲的呜噜呜噜的聊着什么,我听见一个词重复出现差不多是Hiko… 我私下查也查不到,就趁大妈出去的时候,悄悄地问大叔“was ist Hiko? ”大叔一脸无辜的告诉我,我的名字叫Rico…

后来我偷偷趁他们不注意录了一小段,回来放慢了仔细听,发现还是根本听不懂,又放给我德国语伴听,才知道,他们说的是萨克森方言。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一本萨克森的方言词典。

萨克森方言词典

萨克森方言最常见的就是的 ei…发成了 eh,天天能听到的单词就是 zweh(zwei), ich weh, Weht du? 比如有一个周一的早上,我提着行李准备去公司的时候,正巧碰见了停好车准备往办公室走的Rico, 我就上前打招呼。

Ich: Morgen! (我:早安!)
Rico: Morschen! Mchtest du deine Tasche in das Auto legen?(Rico: 早安!你的包要不放车里?)
Ich: Ja, sie ist schwer! (我:好呀,它很重哦!)
Rico: Stehe darin?(Rico: 有石头在里面?作者听成了“XXX在里面”)
Ich: Was? Wer Stehe darin?(我:什么?谁在里面?)
Rico: Naja…Stein…Stein… (Rico: 好吧…… 石头…… 石头……)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ig….发成了tsch, 每天做好了咖啡,都得跟大叔大妈说一声 Kaffee ist fertsch! 还有,他们会把50念做…Fünftsch。

还有一个大妈发给我的笑话,说两个萨克森交警把英国车牌的缩写“GB” 按方言的发音读成了“KP”,因为萨克森方言会把G发成K的音,把B发成P的音,于是GB,Great Britain,被误解成了KP,Kriminal Polizei。最后以为一辆闯红灯的英国牌照汽车是刑警同事而放行了。

其实不仅是方言,还有一些误听的笑话。有天正好说到 Whlen(选举),分公司要选监理会主席,之前我也收到了选票,让我在一月之前寄出,有不同颜色的三个信封,每个对应的颜色里面都有几个不同的人,可能必须选一个吧,反正我没准备选,也就没仔细看。结果那天大叔和大妈互相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就突然转过来问我,你投票了么? 我当时正在干别的。

Ich: Was? Wofür haben sie geredet?Ich habe nicht darauf konzentriert… (我: 啥?你们在说啥?不好意思刚刚没听到……)

Grimm: Immer! Whlen! (Grimm: 又来了!选举!)

Ich: Was ??WLAN??Nein Habe ich noch keine WLAN! (我:啥??无线网络??不不不,我没有无线网络!)

于是,大叔大妈笑疯了…… 德语的 和eh我真是傻傻分不清楚。我赶紧告诉大妈,我没有选,因为根本谁都不认识。没想到大妈一摊手,“我也都不认识。”

我不禁莞尔,原来德国的“民主”也就这样。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直接。有一次一个来自奥地利的同事进来说话,我一句也没听懂,但是他们哈哈大笑,相谈甚欢,我只能尴尬陪笑。没想到等到奥地利人走后,大叔和大妈面面相觑,沉默片刻大妈问了一句,他说的啥,大叔一耸肩,我也不知道。

我当时听了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形形色色的德国人

当然这种听不懂的状态在过了一两周后会好很多,而且发现大叔大妈无时无刻不在八卦或是吐槽,并且自始至终就那几个话题:过多的berstunden(加班)啦;另一个画图的同事Thomas每天都来这么晚,肯定工作时间短啦。大叔还特别爱数道家里那点破事,筹备结婚啦;老婆的哥哥自己的姐姐啦;找个什么便宜点的酒店啦等等…… 让我无语的是大叔的订婚戒指居然从网上邮购的,最后戒指还买大了,不停纠结。这与我一开始对德国人“治学严谨,为人和善”的印象大相径庭,可能也和国内许多朋友的想象有所出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德国人也是什么类型都有的,而且有很大区别的,外在和内在都是。除了工地的工人,这里最底层的是秘书和画图的技术人员。工程师们把意见交给画图人员,然后他们就是不停的改呀改。图纸在实际安装中出现问题,工人们也会把问题返给画图人员,有时候真是咆哮着指责图纸的问题。然后让他们还要和工程师协商如何改进。

可以说,最忙、最受气的就是他们了。平均每天还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自然抱怨就多了一些。工程师的级别就要高一些,自由度也高了很多,他们也很忙,可能同时监管着几个工程,但他们不用驻守在工地上,并且有自己的配车,比较灵活掌握自己的生活。大多数工程师也都较其他人员更注重衣着服饰。尤其是主管工程师,也是就公司在工地的总负责人,无论什么时候出现,都是穿着衬衣,西裤,皮鞋,风衣,系围巾,走在吃饭的队伍中,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领导。也只有他,连到工地都是开着奔驰SUV,而且把车放到了周围的计费停车场里。吃饭的时候也是最讲究的一个,吃什么都一定要用刀叉,不像其他人,披萨有时候也就直接上手了。另外,纸巾会打开放在腿上,或者胸前,每吃一道两口就一定会擦一擦嘴角,时刻保持着仪表的得体。

德式工作

早听说过德国人施工的速度,这次亲身体会了一下。在我去实习的时候,工程已经从策划到施工开始了四年多了,这只是一个医院的扩建工程,三栋四层的新楼。要是在中国恐怕高层都建出来,可是他们告诉我这个工程可能还需要一两年才能完工。说他们建造的认真么?给大家看两张我在现场两个水管像麻花一样纠缠在了一起或者是钻了一个巨大的洞,实际的管道小很多。

麻花管道

错误的孔径

而我在具体整理工程的图纸和文件时候,更是发现他们许多粗心的错误。有时候设备清单明显是抄串行了,造成技术参数和设备驴唇不对马嘴;有时候是计算单位用的不一样,却统计在了一起;有时候是已经作废的图纸没有被标注而继续使用。总之最后我的任务就变成了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对此我想说,他们真的工作效率很低,只是通过一次次,一层层的检验,来发现问题和弥补问题。而且工程师们很轴,或者说很爱钻牛角尖,对于一些我自认为一眼能看出的错误,他们要思考论证好久,一些我只想知道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却要很全面地给我讲解。

比如有一次,我在检查一个控制电路的布线图,图纸很明显把两个控制间的名字标注反了,我其实就是想找工程师确认一下,然后工程师也不敢确定,最后拖了好几天,还请来这套布线方案的供应商负责人来跟我确定。另外,在入职第一天就答应给我配的安全帽,安全鞋还有工地进出卡,等了两个多月才办好手续到我手中。诚然,有这股劲头,才能把事情做精,做细,但是付出的时间代价真让我觉得可怕。

德国“美食”

由于每周驻扎在工地,每周三晚上同事们就会在一起聚餐,这半年可是尝到了一些德国特色食物,主要是有一些,若要不是和德国人一起生活,我死也不会尝试的食物。

Hacken Peter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Hacken Peter 也叫Mett(肉糜)。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真以为是同事Peter带来的什么食物或是什么的,结果没想到竟是两大坨生肉馅。

虽然之前朋友圈里也有朋友已经尝试过,并表示真的特别好吃,但是第一次看到这赤裸裸的生肉,还是有点惧怕的。那天餐桌上只有这个,并且大家都摩拳擦掌的等着吃,我要不吃就真显得格格不入了。学着其他同事,自己也拿了一个硬到不行的面包,切开,在中间抹点黄油,厚厚涂一层肉馅,再放洋葱撒胡椒粉。有点畏惧地尝了一口,只能说真香,肉馅那纯粹的鲜美和黄油的奶香结合在一起,配上洋葱的清爽,胡椒的小辛辣,瞬间让我爱上了这个味道。兴奋地吃完了一个后,我便开心的制作起了第二个。

值得一提的是正好旁边有瓶芥末酱,不是那种绿色的纯芥末,是那种吃热狗的黄色芥末,我以为也有解腻的功效,就和肉末一起涂在了面包上,没想到这下把旁边的一个同事惹急了。

“你在做什么?!我们吃这个是不能和芥末一起吃的,噢,天啊!”

我很无辜地看着他,原来还有正确使用方法啊,没人告诉我好吧…… 赶快讪讪地问一句,“那黄油可以放么?”

他说,“黄油我们一般也是不放的。”

欸,我心中一阵尴尬,但是一想,不对啊,就你没放吧,身边其他人明明都抹黄油了啊。这时那个永远衣冠楚楚的工程师主管,赶快扭过身来跟我说,“没关系的,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随意!”

果真领导会说话。

之后第二奇怪的食物就是抹猪油了,是一个同事自己制作的,据说里面还熬制进了苹果,黄油。说实话味道还可以,不过也没啥特别的,感觉和黄油也差不太多。

猪油抹面包

时不时,有心的工程师们还会发起主题晚餐。比如有一次这个关于这个叫Blkstoff的啤酒,在吃完饭后,工程师还准备了一段关于这个啤酒的动画片。似乎是很老的片子了,他们大部分人都能说出里面的对白或是情节。之后工程师还拿出了自己的手风琴,然后大家就突然兴奋起来,开始围着会议桌跳起了舞。

主题晚餐

因为工地在图林根州,不得不说的当地美食就是图林根烤肠。就像天津的煎饼果子一样,全德国哪都有卖图林根考肠的。可据我观察确实只有这里的最正宗,最长…… 于是烧烤也成了工地里一大乐趣。大家常在一起攒钱买食材烧烤,主要是肠和五花肉,在临近下班的时候就会开始生火,烤起来,那味道飘过来真是让大家无心再工作了。由于秋冬之际,天黑的比较早,看不清的时候他们就用安全帽上的灯打光操作,我也第一次发现这探照灯还有这般奇用。

探照灯烧烤

值得一提的还有圣诞市。逛圣诞市场并不只是吃的,更让人难忘的是气氛。放假前在与同事一起在这里转转,还是蛮有过年的心境的。这里的食物基本只有两种,图灵根烤肠和烤猪排,饮料也就是 Glühwein,可以说来这里主要是凑凑热闹。我不止一次跟人说,那年的圣诞是我感觉最有气氛的一次。

虽然在德国过过好几次圣诞了,但以前感觉过节也就是不上课,放个假,和同胞小伙伴们聚个餐。这次发现,同事们从十一月就开始倒计时,到了十二月真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公司还组织去耶拿市的Papiermüll的啤酒厂年终庆祝,参观了酿酒设备,尝了啤酒厂各种各样的啤酒,这家啤酒厂历史之久远,据说还和席勒歌德有渊源。大大小小的聚会加深了同事之间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公司的大家庭,感受到了一种企业的氛围,只有一个成熟的地方,才会有各种传统,对于我来说才有了更多的体验。

酒窖中讲解酿造&圣诞市场神侃

“中国夜”活动

在忙碌的工作中,很快半年实习就过去了。在实习结束的时候正好赶上我们国内春节期间,我也给办公室的门上贴了一个小号的福字,以表迎春之喜。在我离职前的最后一个周三,我向同事们发出邀请,希望让他们体验一下神秘的东方美食。

这主要源于之前有一次中午在食堂吃饭,那天提供的有那种泰国风味的套餐,其实就是那种有黄油炒的鸡肉和蔬菜,配上米饭。相比较其他的德式套餐,我自然选了这个,没想到吃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同事问我,是不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一阵无语。其实大多数的德国人还是没怎么接触过地道的中国美食的,他们被这边的越南餐厅所误导,以为酸酸甜甜的炒面,炸鸡排就是中餐。于是在我离别之际,也真心想给德国同事们展示一下我们地道的中国家常食物,也介绍一下我们最强大的美食文化。

限于个人水平和设备原因,最后选择以凉菜为主,凉拌了西兰花鸡腿肉,柿子椒土豆丝,还有呛拌藕片;热菜有红烧鸡翅,还炖了一锅卤肉饭。当时正值元宵节,还为他们准备了元宵作为饭后甜点。其他一些蛋卷,老婆饼之类的小吃,都是从亚洲超市买来即开即食的。还准备了一瓶红星二锅头。

一桌美食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这些食物,我还专门做了一个PPT, 介绍了藕这种植物,不得不说很多德国人十分保守,不知道是什么的食物,他们宁可不尝试。还介绍了元宵节文化和二锅头的由来,解释了汉字是如何用英文字母输入到电脑里的,他们一直很好奇这个事情。最后用一些生活的,没有加工过的照片,介绍了下我的家乡城市。希望他们能了解到一点真实的中国。感觉同事们对这顿饭是十分满意,饭菜被洗劫一空,席间年龄最大的工程师抱着二锅头不肯放手,之后两天他们也经常说起这炖饭,屋里的大妈专门认真问了我藕是怎么做的,还有同事开玩笑要我给我个临时工合同,每周三来给他们改善伙食。

吃嗨了

这段实习其实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每回忆起来,都会觉得很欢乐,好像每天的加班,没完没了的改图都已在记忆里淡去,能记起来的都是些好玩的琐事。也许我们对德国的社会生活都是管中窥豹,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碰到了这么一群性格鲜明的同事,谨以此文纪念那段难忘的生活。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