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斯人已逝,新闻长存 清明时节缅怀近年故去老记者

2018-04-0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清明时节念故人,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人民网传媒频道对几位近年逝世的老记者、老报人、老摄影师的生平事迹予以梳理,以此缅怀那些离开我们的新闻界前辈。

他们不仅开创了一番事业,留下了优秀的作品,也为后辈们指引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文字综合媒体报道)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的“红墙摄影师”侯波于2017年11月26日辞世,享年93岁。她的家人透露:遵从侯老遗愿,去世后不搞任何告别仪式,老人的骨灰和她亲爱的老伴一起撒在家乡的运河中,与人民永远在一起。

1924年出生的侯波在十多岁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后前往延安学习,在爱人徐肖冰的影响下,走上摄影之路。这一对著名的革命摄影家伉俪,从延安时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影机,留存下了大量珍贵史料。

从1949年进入中南海,到1961年7月调到新华社工作,侯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拍摄了13年。有一个说法,迄今对外公开的700多张毛主席照片中,有400多张是侯波拍摄的。

生前的话: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永远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这天。当天,她与丈夫徐肖冰同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

“我这一生很有福气,亲历了开国大典,也看到祖国富强。”

“作为一个20世纪的中国人,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件事能与开国大典相比。接到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拍摄开国大典的任务后,我们领到了一个条子。那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证,佩戴着这个条子,就可以自由上下城楼了。他负责拍摄电影,我则负责照片的拍摄。”

他人追忆: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于2017年12月8日曾在《中国摄影报》刊发《永远的侯波》一文称:

侯波的一生是平凡的,一位摄影工作者;侯波的一生是伟大的,中国现代史上永远镌刻着她的影像。无论光阴飞驰多远,当回首20世纪新中国那波澜壮阔的时代,她那红色的镜头和精彩的瞬间一定会矗立在人类的面前!

她赋予影像以永恒,时代赋予她以典范!

摄影作品:

开国大典(1949年) 侯波摄

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逗趣。(1958年) 侯波摄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给中国留学生讲话。(1957年) 侯波摄

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 (1958年) 侯波摄

毛泽东在十三陵。 (1954年) 侯波摄

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1954年) 侯波摄

毛泽东和韶山中学的师生们。(1959年) 侯波摄

唐正益(资料图)

2017年12月17日,四川日报资深摄影记者,四川日报原摄影部副主任、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唐正益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76岁。

唐正益196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同年9月进入四川日报工作,从1967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4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中,唐正益的镜头纪录下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都举办首届全国糖酒会等重要新闻事件,也纪录下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李光耀、金正日等中外政界要在四川活动的身影。

生前的话:

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被问及“邓小平对你有什么影响?”

唐正益说:“工作的态度,一视同仁。我拍了不少领导人,也拍了不少老百姓,不管拍谁,都是认认真真拍。还有就是学习的态度。拍照也是种学习,给领导拍照,向领导学习;给老百姓拍照,向老百姓学习。”

他人追忆:

四川日报视觉中心副主任欧阳杰回忆说:“1995年,当时摄影记者还在使用黑白胶卷拍摄。发稿要自己冲洗胶卷,冲印照片。为了抢时间发稿。我们的照片都是在冲印放大后用手工切刀齐着影像简单裁切下相纸边缘就拿去发稿。而唐老师的照片四边总是留着均匀规整的白边,每一条边都裁切得横平竖直,规规整整,好象一个像框,尽管这些白边在照片见报发表时完全不会显露出来。”

摄影作品:

邓小平在成都金牛宾馆。唐正益 摄

胡耀邦在四川藏区考察时与藏族群众一起。唐正益 摄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成都望江公园参观。唐正益 摄

中国首次商业航天发射,亚洲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唐正益摄

铁矛(资料图)

2017年11月20日21点30分,中国青年报原摄影记者铁矛因病于北京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生前的话:

因工作需要,我被推到摄影记者的岗位上。但之前,我从来没有拿过照相机,只有边干边学。我第一次按动相机快门,便是以报社同事为拍摄对象。那时,报社人员虽少,活动还是挺多,请进来,走出去,为的是提高大家的思想,开眼界,长才干。对我来说,这些活动成了极好的练习拍摄的机会,我渐渐养成了相机不离手的“职业病”。

离休后,照相机交回了报社,我像丢了魂似的,后来索性自己买了一台,心才踏实下来。

他人追忆:

著名摄影记者、《中国青年报》前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获悉铁矛病逝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这样的话:

铁老是1951年《中国青年报》创刊的元老记者。60多年来,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拍摄和报道了许多重要事件,有的作品已成为记录时代的不朽之作。铁老从年轻到年老,为中青报和摄影部的建设呕心沥血,退休多年,他的目光也从未离开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他是中国新闻界享有盛名的摄影记者,也是我们后辈最敬重的慈祥长者。在新闻采访和摄影业务上,我一直得到他无私的帮助与指导,他从不摆资格,也从不隐瞒观点,胸襟开阔,诚恳待人。

铁矛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经典作品永存,他激情饱满的专业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

《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刘占坤回忆说:“铁老是中国青年报第一代“名记”,他言语不多,和蔼可亲,工作勤勤恳恳。别人都下班吃饭去了,铁老仍然坐在角落的办公桌前,认真看着读者的投稿、来信,并一一回信。铁老退休后,每次回到摄影部,总是亲切地询问:占坤,你最近怎么样?”

摄影作品:

1957年4月15日,毛泽东和访华的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北京南苑机场向群众致意。铁矛/摄

1955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出席纪念“一二·九”集会。铁矛/摄

1954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农村调研。铁矛/摄

1964年3月31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陈永贵。铁矛/摄

1964年2月,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王进喜把技术教给青年钻工。1966年,王进喜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铁矛/摄

1964年8月31日,北京市第一批中学毕业生出发去北大荒,在北京火车站受到热烈欢送。铁矛/摄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届学生,刘丽、江凤、牧青、刘剑岚(从左至右)。1977年12月,570万名考生走进尘封10余年之久的高考考场。铁矛/摄

于友(资料图)

湖州籍名记者于友先生于2017年3月30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于友1916年2月16日出生在菱湖,曾就读于湖州东吴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湖州二中前身),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立报》从事新闻工作,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曾任国际新闻社记者、新加坡《南洋商报》记者、《星岛日报》记者,在《大刚报》、美新社主持新闻翻译,为进步刊物《文萃》策划写稿,报道抗日新闻。

1949年4月,于友受胡愈之邀请,从香港来到北京参加《光明日报》的创办,并担任国际新闻部主任和编委。1980年,中组部通知于友参加筹备英文版《中国日报》, 64岁的于友不辞辛劳勇挑重担,担任夜间新闻版发稿主编。1985年离休。于友先生70虚岁时,又应中央民盟邀请,创办《群言》杂志,出任主编。

于友一生著作颇丰,年轻时曾翻译出版《反苏大阴谋》《一千个美国人》《美国内幕》等中文译本。于老曾和中国新闻界名人胡愈之、范长江、刘尊棋、萨空了、恽逸群等一起工作过。

1989年,已73岁的于友离开《群言》杂志,开始在家整理自己的记录,到97岁,他一共出版了《名记者的脚印》《胡愈之传》《刘尊棋》《记者生涯缤纷录》《不服老的报告》《解读范长江》《见贤集》《报人往事》等10本著作。

生前的话:

我是"记协"的一个老会员,今年92岁,干了一辈子的新闻工作,吃了不少苦,但我对早年在青年记者学会的关怀下成长,一直感到幸运;"青记"当年的几位领导人对我的教导,令我终生难忘。

我当时在国新社当记者,在长江直接领导之下,就近参与"青记"的许多活动,能比较充分感受到"青记"的号召。我此前没有经受过任何记者使命的教导,是"青记"让我明确了自己负有严肃的任务--"会员要无条件为读者提供正确和有意义的报道。"

我确信,我是在"青记"的呵护下成长的,这是我难得的幸运经历。我对"青记"当年的一些领导人范长江、徐迈进、恽逸群等同志,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们怀着深情的思念。

于友2007年曾撰文《在"青记"的呵护下成长》如是说。

他人印象: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祖甲曾在2009年撰文《老报人于友印象:“长卷爬格再一旬”》称:

正因为于老是新闻界的老前辈,我曾经把我发表过的短论送给他评审。他认真地阅读,写下了不少评语。

我不断地得到老于的鼓励和支持,执著地爬格子和敲键盘。

于老对新闻事业兢兢业业,为了“找回20年”,进入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令我敬佩不已。到了80岁,他逾越种种障碍,跟上时代学电脑、用电脑。

陈春森(资料图)

原《晋察冀日报》著名记者、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春森先生于2016年1月20日16点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根据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春森,笔名黎阳,1916年12月生,河北曲阳人。1935年在北平高中读书时,陈春森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7年9月,陈春森在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战工作,在曲阳县抗日救国动员会任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

1938年春,陈春森参加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和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创刊时期的编辑工作。

1939年6月,陈春森在报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极度艰险环境中坚持“游击办报”十年,先后曾任编辑、编辑科长、编辑部副部长、报社编委。

与此同时,陈春森还主持编辑《老百姓》副刊和一种专对敌占区同胞发行的《实话报》。

新中国成立后,陈春森调到天津铁路局任政治部宣传部长,开创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宣传网,开展列车宣传,并创办《铁路工人报》。1952年12月起,在铁道部政治部工作的30年间,陈春森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关注铁路系统的新闻报刊、高等教育和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

生前的话:

1938年春天,我到五台山参加了八路军,和邓拓同志一起组织新闻队伍,成立了游击战争的《抗敌报》,也是《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最初报社只有五个人,很快就发到六七十个人,又到五百人七百人,又到1400人。
报社就开始招兵买马,组织印刷厂,召集编辑记者,这是1938年的夏天,这本书里面也有这样的题词,吹响民族的号筒,也有这些号召,你们这个报纸要吹响这个民族的号筒,就是抗战的号筒,把人民动员起来。这是党报伟大的工作,一开始告诉我们,勉励我们,怎么办报,这个报纸是一个好武器,每一期报纸就是一个大炮弹,很有份量。所以,我们很受鼓舞,第一次都睡不着觉,这个大仗怎么打,必须打胜,必须打好。因为晋察冀根据地打了胜仗,我们就开始带着八匹骡子,背着一支笔,一支枪,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开始办报。

狼牙山五壮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这都是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的,这些文章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鼓舞了全国人民胜利的信心,我们也很高兴,老百姓说这个报纸,我们离不开,花多少钱也要买它,天天买。只要看到《晋察冀日报》,就想起晋察冀存在着,日本消灭不了,八路军在,日本消灭不了。这信息鼓励了广大的军民群众坚持抗战的信心。所以,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晋察冀日报》这支队伍,这份每天出版的报纸发挥了特殊作用。

陈春森

章文龙(资料图)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社原新闻研究员、副军职离休干部章文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17日在京逝世,享年98岁。

公开资料显示,章文龙出生于1917年,笔名章长石,安徽萧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章文龙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随华北联大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华北联大文工团文学创作组组长。

1941年,章文龙调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和沙飞、罗光达一起筹建《晋察冀画报》,任编辑组长、科长,并给军区摄影训练队上文学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章文龙成为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除去主持编辑《晋察冀画报》及丛刊工作外,还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代表作有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白洋淀》、《粪车》、《歌手》等。

新中国成立后,章文龙历任华北军区《战友》杂志社编辑组长、副社长,军委总政《解放军战士》杂志副总编辑,《解放军报》文艺副刊主编,出版有诗集《栽柳集》、《散文集》,1955年授上校军衔。

他人追忆:

解放军报社文化部原主编元辉曾撰文纪念章文龙老先生:章老诚心扶掖后进,对上则从不阿附奉迎。他凭自己的业务能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旁人看来,他颇有些清高自许,书生气较重而不屑于谙通世故。他专注于编务,从编《晋察冀画报》《战友》《解放军战士》杂志,到编《解放军报》副刊,他总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写文章也不拘一格,诗歌、杂文、评论,乃至图片绘画解说、时事论述,报刊需要什么写什么。

吕厚民(资料图)

著名摄影家吕厚民2015年3月9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88岁。吕厚民是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950年,21岁的他被组织安排到中南海担任领导人摄影师,14年里,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瞬间。

生前的话:

“不但要时刻注视常常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瞬间,还要努力捕捉转眼即逝的美好瞬间。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明天的历史。不要忽略重要的瞬间,就要有好眼力,即较高的认识能力。不要错过转眼即逝的美好瞬间,还要有较高的技艺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度统一。”这是2008年吕厚民为自己的影展写下的文字。

他人追忆:

1978年开始与吕厚民一起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共事的摄影家朱宪民介绍,吕厚民一生都工作在摄影第一线,“在路上”,就是他的生活状态。两人一起去工矿企业、农村边区拍摄了大量反映改革开放、百姓生活以及祖国山河的摄影作品,交往的37年中,几乎走遍了全中国。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李树峰介绍,每次和吕厚民一起外出时,他总是背着很重的摄影包,爬高走低,与年轻人一样,而且不愿意别人背他的摄影包。“有一次在黔东南一个村子旁边,我又抢背他的包,他说你不要抢,包必须我自己背。不然这次你背,下次他背,慢慢地我就背不动了。我自己背着,就一直能背下去。”他戏称相机是自己的“武器”。“武器怎么能随便离身?”

摄影作品:

1953年9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 吕厚民摄

1962年,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 吕厚民摄

吕厚民拍摄的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新华社发

吕厚民1959年8月在广东顺德县拍摄的公社社员抢收被淹早稻的画面。新华社发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