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美国对华负面看法从何而来?

2017-06-16 来源: 观察者网/吴旭

吴旭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政治传播学博士

本文为上海科技大学2017人文大讲堂讲座

  “香甜”的美国空气尚未散去,5月24日,上科大人文讲堂的教室里却播放着一幅阴云密布的国会山照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的吴旭教授,用亲身经验给大家讲“美国对华负面看法从何而来”。

先别说中美刻板印象,先说说吴旭老师给人的印象。他问现场听众觉得他多大年纪?有说30的,有说20的。答案是,60后!不过看上去实在像80后啊。

  吴老师人大新闻系毕业后就进入新华社国内部工作,是《新华每日电讯》的创始人之一。

1997年下海开公关公司,还给北京国安打过广告。

2000年赴美求学,本想短暂学习一下广告,后来越学越有兴趣,另辟蹊径进入中美关系研究领域,颇有造诣。从2008年开始,吴旭教授出任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的培训老师。因为年轻脸,在讲座现场一不小心就被工作人员当作志愿者,支使他去干活,比如拉个横幅。横幅上写着:“欢迎吴旭教授”。

有谁记得吴老师的这个节目吗

  “美国通”练成记

  这位前媒体人,一直是一位专业的舆情观察者。他的博士论文以《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为题,是这个话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诸如《想象的共同体》之类著作认为印刷媒体(报纸)是塑造民族主义的基础介质。但为什么号称全球化的网络媒体并没有能抹平民族主义?

  随后的2006到2008年,正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热潮最盛的时候。纽约客的记者在看过他的论文后,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对此做了封面报道。

 图片中扎红领巾者为“四月网”创始人之一的唐杰

  在过去几年里,吴教授多次带学生来到中国,既拜访人民日报、环球日报社,讲愤青和中国形象,也参观北京的华尔街日报社、路透社分部。同行者一般不懂中文,他身兼老师、保镖、导游、翻译,自称每次都累得够呛,也因此对文化撞击感触特别深。

  他说“这些学生第一次走下飞机,踏上中国,不仅仅是‘空气’,而是五感都受到冲击。”这些美国年轻人的脑海里,或多或少要上演一番刻板印象与现实中国的对撞。

 吴旭教授2008年出版了《中国梦》一书,着重于品牌的设计、国家形象方面,是这个说法最早的提出者之一。那时候可没有满大街说中国梦的情况,他这个说法在当时是孤独的,甚至是“敏感词”。

  凭借媒体人的敏感度和话语创造能力,吴旭教授可以说一直站在舆情观察的浪尖上。

  他对美国的了解,使他得以准确预测特朗普当选。在他看来特朗普拿准了美国的命门,以脱口秀的风格把美国大选变成了舞台。“在新媒体时代,能够用流利语言与观众互动,就等于完全掌握了政坛。”

 吴旭教授开玩笑说,对特朗普的判断,让他在各种微信群里赢了不少钱。

  不光中国国内对特朗普的选情判断失误,美国人也无数次嘲笑特朗普,张口闭口称他为小丑。凤凰卫视的主持人告诉吴旭:你可能是我们所有专家嘉宾里惟一一个预测特朗普能赢的。

  美国人的两种中国观:精英与大众

  吴教授认为对大选结果的错判,是美国整个精英阶层和大众脱节的结果,而脱节的冲击力一部分就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在过去30年崛起太猛,大部分美国人没能及时刷新三观,由此形成了“精英版”和“大众版”两种中国观。

  其中,精英版的中国观比较切合实际,大众版的中国观偶尔会沉渣泛起,但基本平稳,且往往对华抱有敌意。

  中国印象的纠葛,在选举中让中美关系成为“事故多发区”,这和大众版中国观有关系。一般候选人在一开始要迎合大众来争取选票,但在最终上位之后又要回到精英人群的观点中去。

  而特朗普与之前的总统都不一样,他本质上就是相信大众版中国观的,他和很大部分选民的想法是相近的,中国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他初选和复选时的主打牌。

  选举前三个月的时间,特朗普变换各种姿势提China。吴教授播放了一则剪辑出来的短视频,短短3分钟里特朗普吐出了200多个China,现场几度爆笑。

  总体看来,美国的两种中国观是这样分布的: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特殊地位的媒体,也是持大众版中国观的居多。

  美国人口中大约有18%和19%拥有护照,有出国的可能,其中来中国的只有1-2%。是否来过中国,是他们对中国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来过,对中国的印象就很可能是滞后的。

  两种中国观存在着冲突,因此我们既没有必要对涉及中国的溢美之词过于激动,也不必太在意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反感。

波澜不惊背后的大逆转

  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吴旭教授总结了五大核心因素和一种外在诱因。他以比较感性的方式为这几大因素分别划分了比重。

 首当其冲的是政治意识形态,占到25%。以福山为首的历史终结论就是一例,加上美国人本身的传教士情结、驱魔杀魔情结使然,就容易把中国视作他潜在对手。

  在吴旭教授进行的民调中,调查哪些因素会影响美国人对中国的判断。其中70%的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是共产党执政,就足以“一票否决”,不抱好感。

  《时代》全球版2012年的两期封面,从色调和构图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态度,也代表了媒体想象中受众所接受的中国。

 大风哥不禁要问:所以美国媒体是像《1984》里面说的那样,在给美国人民塑造东亚国的威胁吗?

  第二点是经济竞争态势,吴旭教授推测,这部分大约占到30%左右。

  看一张图:

 过去30年美国人均GDP产出涨了一倍,但单个的美国人基本没有涨工资。而中国在过去30年里,每7年平均工资水平就要翻一番。大学毕业生收入这块更明显,美国从1989年至今时薪变化微乎其微,女性甚至还下降了。

另有一个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银行存款不到1000美元,这么大比例的人口过着寅吃卯粮、青黄不接的生活,稍有疾病事故就要面临生活危机。

  这些现实,决定了美国人为什么会选择了一个“搅局者”来当总统。因为他们对过去30年彻底失望,特朗普当选使他们掀起的一次不流血的政变。他们知道特朗普是小人,但他们厌倦了伪君子,就要找一个真小人来清盘,来横扫一切。

  相似的,在当年胡主席访美之前半年,美国主流媒体反复播放这样一则广告,广告名是《Chinese Professor》,广告的目的是希望美国联邦政府减轻赤字。广告中,中国教授正在给未来的中国学生分析美国衰落的原因,这时的中国在他口中已经超越美国。注意,背景是毛时代的海报——这是美国为数不多能理解的中国意象。教授态度傲慢地说,我们是他们的大债主,他们要给我们干活。

想象一下,整整半年,电视里不时出现一个视频,讲着你听不懂的语言,而字幕则让人深陷中美落差的危机感中——这对美国人是多大的刺激?在胡锦涛访问的时间,这个广告是以每小时几次的频率连着放。吴旭教授作为一个中国教授,面对有那么多复杂符号的广告,也是深受刺激。

  这些都让普通的美国人的认知发生了改变,过去美国人会自信回答“美国”是第一经济强国。2008年,很多人产生了中国是第一经济强国的想法,这个比例在2011年达到了峰值。

 吴旭老师说,公关界的PR在他看来不应该是public relations,而应该是perception and reputation——模糊的观念比现实还要有力量。

  中国曾在时代广场做过一个广告,本意是想要表达中国的文明、富足,但结果可能成了一段展示强大的短片,可想而知对中国财富十分厌烦的美国人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这段短片,正好配合了美国人心目中那位“Chinese Professor”——我们的外宣误解了对方的误解,走到了另一个极致。

  时代广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第三部分是社会文化因素,这在很多地方是没法调和的。

  胡访问的时候,因为在记者发布会现场的一段发言没有翻译,就被美国知名政治新闻人、评论人Rush Limbaugh带着歧视的态度,大做文章。

此人的政治脱口秀拥有1500w~2000w听众,是真正可以影响公众的节目。

  第四部分是宗教信仰,这是我们一直忽视的。美元上写着In God We Trust,美国总统都是手按圣经而不是宪法宣誓就职,40%的美国人每周要去做礼拜。而作为无神论者的中国人在美国人眼里是什么样的?

从图中红框里看得出,无神论者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印象,仅仅比穆斯林好一点。(大风哥不禁想:美国大众真心不科学。)

  第五大因素,是军事地缘政治,这部分相对不是那么强。

  精英与大众的口味差别

  无论是哪一条因素,都包含着中美软硬实力的对冲。除了这些影响因素,美国人身处的阶层对他们的“中国观”影响很大。由此而有了精英版和大众版的差别,这也是最难以改变的。

  在吴旭教授做的调查中,选择了如下人口样本。
 

 像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大众本能反感,精英就能明白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比如,中国发展对于美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精英和大众就有不同答案。

宏观上看,两种视野下的“中美关系最重大的议题”也有很大差别,大众关心工作被中国夺走,而精英关注中国网络袭击。

 要逆转这样的局面并不容易,美国和中国不同,在吴旭教授的比喻里,现在的美国有点像晚清中国,对外面认识有落差,却没有奋起直追的动力。这当中有美国人的性格使然,也有本身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原因。

  我们每代人喜欢的东西可能不同,美国人可能三代人都喜欢同一支橄榄球队。而美国本身身处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恃无恐。有人说“美国人是靠战争学会地理的”,只有他们打过仗的地方,美国人才知道确切位置。即便这样,最近有媒体让美国人在地图上点出朝鲜(专题)的位置,结果他们点的满世界都是——其中躺枪最多的是越南。

朝鲜在哪里?

  空间上的错位之外,时间上的错位理解更令人销魂。美国人在被问到对中国印象来自哪些文学作品时,大众的前十回答里居然有好莱坞大片《珍珠港》。《珍珠港》里并没有一个中国人啊。吴旭教授开始也不得其解,问过美国同事后,对方表示很正常,因为很多美国人是分不清中国和日本的。

其他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以描述旧中国、封建中国面貌的为主。见下图:

 这一层精英与大众的隔阂,最近更甚了一筹。吴旭教授指的是马里兰大学中国毕业生的演讲。

  原本只看那个演讲文本,除了有点做作,吴旭教授倒觉得没有大碍,“但是一看视频,就受不了了,表演性太强,场合、身份都很没分寸。”他说“尽管台下有掌声,但这种浮夸,可能连美国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美国社会对今天自己的处境也在反思中。”

 反过来讲,不论从哪个方面,中国网民对这位女生的举国攻击、学生的道歉,这些在美国人看来也都是不合适的,加重了美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

  这次摆荡之后,可以想象美国对华印象又会回到一个均值,一时无法变得更好,也不会立刻变得更糟。

  写在美国的第四纪循环来临之前

  不过,或许大家要顾虑的并非美国民意,而是美国的未来。讲座的最后,吴教授引入了《第四循环》(《Fourth Turning》)一书的观点,该书试图寻找美国历史中的周期规律,其中,从美国建国时期起,每隔大约80多年是一个周期,周期与周期之间有着相似的兴、衰、混乱和重振。

 掐指一算,特朗普的出现,恰是美国处在混乱高峰的“第三纪”,或许这一阶段过去之后,美国又将迎来重振旗鼓的第四纪?那时候是否会出现一位强力总统带领美国人“再次伟大”?

  吴旭教授再次做了一个大预测:特朗普将在3年之内将被弹劾。用第四循环的逻辑,这一波美国政治乱局处在第三周期边缘。过去30年中国很幸运,2000年前后,美国人几乎就要对中国动手,银河号、撞机、炸大使馆……但是911转移了美国的注意力。这种好运气一直不断,中国赢得发展的宝贵时间。这种好运气能持续多久?

  现场有同学问吴老师,中国如何能够打垮美国?吴旭老师反问:为什么要打垮美国?这种纯粹敌对的思路要不得。大风哥则当场表示,当美国的第四循环真的来临,在座的各位那时候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了。就算中美真的要死磕,在座各位也都是承担者。所以无论如何,要担得起这个责任,希望各位能和美国博弈的好一点。

  此外,大风哥与吴旭教授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人的中国观以精英、大众为分野,那么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以什么为分野呢?左和右?不同产业?没有形成定论,各位读者怎么看?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