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网上热传成龙不认亲哥,亲哥说……

2017-04-28 盛京关捷

天,各大网站都推出一个头条,题目是《成龙不认农村贫困亲哥,父亲葬礼拒哥哥参加, 被骂不孝!》大致内容是————成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找到成龙和爸爸时十分的激动,想要认祖归宗,但是成龙并不搭理他们,就算成龙父亲去世房仕德和房仕胜两兄弟希望见父亲最后一面,但是最终都没能如愿。

成龙在2013年终于认祖归宗了,不过他说的一些话让人深思,其实他的父亲给了他很多时间来接受他有血亲这件事情,而几十年过去了,成龙却用这样冷漠的方式对待了他的亲人。

那么,究竟是如何的情形呢?请看博主15年前对成龙哥哥的采访,收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报告文学集《幕后新闻》的文章——
成龙在安徽还有个穷哥哥
关捷
兄弟俩同父异母,哥哥家境贫寒,弟弟家财万贯。哥哥是平凡老人房仕德,弟弟是影坛巨星成龙。

在安徽和县沈巷镇上,有一幢已破损不堪的红楼,这是镇邮电局的老宿舍。一楼有一间10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小屋,一桌、一凳、一床是这间屋里的仅有财产,看上去是那么陈旧,那么简陋。

这间屋子的主人,名叫房仕德,个头瘦小,今年已61岁,是一个极不惹眼的老人,但他却是著名影星成龙的亲哥哥。

房仕德的小女儿已20岁出头,仍不失天真。她说:“我小叔叔还没有来过呢,我只是在电影上看见过他。听他公司来的人说,他开的车是奔驰600,要100多万呢。”

老人在一旁则倔头倔脑地说:“有什么好讲的,我是乡下人,他是国际大明星,反正是有血缘吧。我爸爸回来过多次了,他一次也没有回来过,但他派摄制组来家乡拍过片子,拍的是老宅。”

成龙的家谱

老人说:“我爸原名叫房道龙,去了台湾后改名为陈志平,和我的后妈生了成龙,成龙是他的艺名,他原名叫房仕龙,又叫港生。”

在沈巷镇房桥村,笔者到房家的一位老者家里,亲眼看到了一部《房氏宗谱》,这是1985年房道龙先生出资修续的。

宗谱上赫然印着房道龙先生的照片,照片下面写道:为祖虔诚赞助资金,留芳千古列入汉青。据这部族谱记载,房家乃唐朝名相房玄龄之后,公元618年,39岁的房玄龄到秦王李世民的王府任记事,留在老家山东临淄一支人,以后,这支人来到和县。

1915年,房道龙出生。25年后,房道龙生了房仕德,三年之后,又生下房仕德的二弟房仕胜。房道龙1947年去了台湾,不久又到了香港,并在香港结婚,生下了房仕德的三弟,就是日后成为红遍全世界的演艺界巨星成龙。

在《房氏宗谱》上,成龙的肖像占了一整页,上书“仕龙君像”几个大字历历在目,这一页的背面,执笔人充满激情地写道:卓哉仕龙国际巨星,驰名中外景仰堪钦。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香港功夫巨星,艺名成龙,原名房仕龙、陈港生。

接下来的一页,写着成龙的出生年月,还写有“配偶台湾人林凤娇,生一子淑民。”房玄龄,成龙,一头一尾,一文一武,相隔千年,如此相映成趣。

成龙哥哥的遭遇

1947年,房道龙走得匆匆忙忙,连老婆孩子都顾不得了。他走后一年,即1948年,房仕德的母亲就去世了,只剩房仕德和弟弟房仕胜两人。当时他7岁,弟弟4岁。

母亲撒手西去,父亲没有音讯,房家的破屋子里日夜回响着两个儿童的啼哭声。哭饿了,哭哑了,幼小的房仕德就拉起弟弟上街乞讨。兄弟俩为了糊口,手持一条打狗棍走遍了淮河两岸,久而久之,人们都认识了这两个苦命的孩子,他们叫房仕德为“大花子”,叫房仕胜为“小花子”。

时至今日,在沈巷镇,提起房仕德的名字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只要一说起“大花子”却无人不晓。天冷了,7岁的哥哥会把衣服脱下来给4岁的弟弟穿上;弟弟饿得受不了,蹲在地上哭,哥哥就会抱着他一步步往前走。实在走不动了,他们就到地主家门前恳求,替人家放牛割草,只要给碗饭吃就行。房仕德说得十分可怜,他说:“只要弟弟不饿死,干什么都行。”于是,人家就答应收留他们,让他们放牛。

夜里,弟弟想妈妈,不停地哭闹,房仕德就像大人一样哄弟弟,告诉他以后会有好日子过,以后爸爸一定会回来接我们。吃糠咽菜的生活好不容易也让房仕德长高了,他终于可以干一些体力活了。这时,好心人介绍他去一个小煤窑打工。下矿虽然危险,但是,他的生活自然是安定了不少,他不用冒着炎热或寒冷领弟弟四处流浪了。小小的“大花子”当上了一名矿工,做起了成年人的工作。早晨,弟弟送他到矿井口;晚上,他从井下爬出来时,弟弟仍在那儿等着他。他问弟弟为什么不回家,弟弟说他害怕哥哥上不来,他要在井口守着才放心。房仕德常常难受地流着眼泪说不出话来,他紧紧地搂着弟弟往家走。每天都是这样。

即使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们也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过。生活造就了房仕德顽强的性格,由于他勤奋,加之天赋又很聪明,在工作期间,他通过自学,达到了小学文化程度。他还帮助弟弟学习认字。学习,给他们日后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解放后,沈巷镇成立邮电局,当时需要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去送信,选来选去,人们选中了房仕德。弟弟也因为识字,被调到广德县当小学教师。从此,兄弟俩都有了安稳的生活。房仕德工作干得很出色,可文化大革命还是给他带来不幸。

起初,他还是单位里的积极分子,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时候,人们总是让他念,因为他认字多,念得也好。后来人们发现他历史有问题——他爸爸房道龙给国民党做过事,还跑到台湾去了。于是,不但不让他念了,连发给他的毛主席著作也没收了,还要批判他,就这样房仕德一下子从一个积极分子变成了有历史问题的人。批判、侮辱、歧视,接踵而来。刚刚有了一点阳光的日子,顿时又变得昏沉沉了。

“我这一辈子受了很多罪,经历过3次死里逃生,我福不大命倒是很大。哪三次?我不能说,老头子给我讲过,不许说,说了他就生气。

前几年,我三弟成龙派他公司的人回来拍老宅,回去在香港上映了。老头子看了之后非常生气,他不愿意让人知道我们的苦处。”

我与成龙本是同根生

“我和弟弟一直以为父亲不会回来了呢,好几十年没有音讯。1982年,县统战部门突然找到我们,让我带着家人去广州见我爸爸,说是老人家在那里等我们呢。原来父亲还活着。我们兄弟俩非常惊喜。”

80年代,房道龙在国外当厨师。有一次,我国外交部长吴学谦出访那个国家,房道龙奉命给吴部长烧菜。吴部长很喜欢吃他烧的菜,闲谈中问他是哪里人,房道龙说自己是安徽和县人,并请求吴部长帮忙找失散多年的两个儿子,并把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告诉了吴部长。回国后,吴部长通过有关部门很快就找到了房氏兄弟,随即把消息告诉了远在海外的房老先生,房道龙非常高兴,收到信后,立即回国,在广州等儿子。房仕德闻讯赶到了广州。

1982年春天,在广州的一家宾馆里,土里土气的房仕德见到了他的父亲。老人已经67岁,他自己也已42岁了。房道龙身穿运动服,宽肩阔背,大眼睛大鼻子。已经忘了父亲是什么模样的房仕德,却觉得眼前这个老头看着很眼熟,好像在电影上见过。老父亲心里很难过,他问起儿子过去的情况,房仕德一一说了。老人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花,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儿子,爸爸对不起你们哥俩。”后来,房仕德说不下去了。

为了打破僵局,过了好一会儿,父亲问他:“你知道成龙吗?”房仕德回答说:“知道,香港的电影明星,会武功。”父亲又问:“知道他是谁吗?”“不知道。”“他是你的弟弟,是我和你的后妈在香港生的。”房仕德听了这话,才明白刚才为什么觉得好像在电影中见过父亲,原来成龙长得太像父亲了。父亲叹息了一番之后,从手腕上脱下一块“劳力士”手表说:“这块表我戴了几十年,送给你吧。”说罢,他给房仕德戴上。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房道龙回到了阔别35年的老家,他和儿孙们团聚在一起。他说喜欢吃淮河里的螃蟹和鱼虾,房仕德就带领儿子们下河去捞,然后,按照和县的烧法,烧好给老人吃。老人尝到了家乡菜的味道,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年代,一股亲情涌上心头。

房家阖族的人都跑来看望他,有人提出家谱多年失修,现在排论辈份都为难了,以后恐怕后人要忘了祖宗。房道龙立即说:“忘了祖宗可不行,我出资咱们把家谱重新修起来。”于是,房道龙就在家乡干了一件事,把家谱修好了。临走时,老人给房仕德、房仕胜两家所有的人每人一枚宝石戒指。房仕德、房仕胜兄弟俩说:“爸爸,什么时候想吃家乡的风味就回来,我们还下河给你老人家捞鱼虾。”

从此以后,每逢房仕德、房仕胜两兄弟家有什么大事,老人都要回来看看。房仕德的大儿子、大女儿结婚时,房道龙都回来参加了婚礼,并且给孙子、孙女送了纪念品,还带来成龙的最新影片给大家看。

房道龙最后一次回来,是1995年。这几年因为成龙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他要在澳大利亚照顾她。况且,房道龙已85岁了,千里迢迢的,来回已不方便了。房仕德想出去,可是,他却拿不出那么多的费用,父子俩只能偶尔通一次国际长途电话。

成龙衣锦未还乡

“您弟弟功夫那么好,您怎么样,多少总会两下子吧?”

这话在房仕德听起来十分可笑,他说:“我哪里会武术?我身体不好,走路都很吃力,武术不是我搞的。”

房仕德身体瘦弱,看上去营养不良。但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走路吃力。他早已从镇邮电局退休,每月600元的退休金。他的老伴没有工作,他的小女儿还没有出嫁,用钱的地方很多,这些事让他发愁。每逢愁的时候,他就躺在床上,想想小时候要饭的日子,他又快活起来了。“知足者常乐,”他常常对自己这样说。

县广播局的人讲,房道龙先生回来后,大家都知道了成龙是和县的人,人们认为他现在是和县最大的名人。如果他能回来探亲,和县县政府愿意搞一个最盛大的欢迎仪式。

“成龙知不知道你这个哥哥?”

“可能知道,1998年3月,他派电影公司的人回来拍老宅的片子,来了好几次,来了好多人;成龙本人没有来。我家老头子曾叮嘱我们,不要去打扰成龙,让成龙过安稳的日子。其实,不用叮嘱,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他是国际名人,我是乡下人,这是要分清的。我们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我们从没有见过面,他从小在海外长大,我一直在和县,相差很多,彼此都挺生疏的。他很忙,没有时间回来和我见面。对于我来说,他只是我们家出来的一个名人。我现在的日子虽然贫困一些,但也自在。我不想攀龙附凤,富贵是人家的,我不喜欢去想那些不属于我的富贵。我这一辈子能够见到我爸爸就很好了,我挺满足的。”

“如果有一天成龙回来,你愿不愿和他见面?”

“那是当然了,我是他哥,他是我弟弟呀,我们是手足之情呀。我会给他做家乡菜,也会拉二胡给他听。”

房仕德的墙上挂着一把不知是什么年代的古老二胡,房仕德说:“没事我喜欢拉拉,日子清贫一些,但我挺快乐的。”(本文收入博主报告文学集《幕后新闻》)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