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中国人要去俄国修地铁了 莫斯科专家很期待

2017-04-18 来源:封面新闻

最近有一个让国人长脸的新闻:号称“最美地下宫殿”的莫斯科地铁,要请中国人来帮修了!

俄罗斯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个“喜大普奔”的消息:

莫斯科城建局局长安德烈?博奇卡廖夫说,我们的中国伙伴在“莫斯科工程规划公司”组织的竞标上胜出,将承建地铁外大环的“阿米尼耶沃公路”、“米丘林大街”、“韦尔纳茨基大街”三座地铁站以及车站之间长达4.6公里的两段隧道。

这一工程如果顺利实施,将开创两个首次:俄罗斯首次在地铁建设中引进外国企业;中国地铁技术,首次回到“师傅家”。

最美地下宫殿:斑驳的现实

莫斯科地铁一向被公认为全球最靓,每个地铁站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古典的吊灯、五彩玻璃拼花以及马赛克镶嵌画,身处其中,恍若徜徉在一座座华丽的地下艺术博物馆。

不过,大部分地铁站因为年久失修,事实上并没有宣传图片中的富丽堂皇。

但不管新旧程度如何,莫斯科地铁的“深不见底”名不虚传,扶梯长得一眼望不到头。因为考虑到战时的防护要求,其挖掘深度可想而知。

上下基本花上三到五分钟,坐着电梯缓缓上下,特别有穿越感。站内四通八达,据说战时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其中。

国际君11年至13年在莫斯科待了两年,因为不会开车,地铁便成了赖以出行的拐。第一次乘坐,有种森森的被坑感。大概因为办公地点附近的地铁站并不出名,站内灯光昏暗不说,墙柱剥落,宫殿感不足,地下室感爆棚……

哐啷(注意,这里并不是呼啸)入站的,竟然是绿!皮!车!

没错,就是在国内已经被淘汰差不多的那种……当然也有黄皮车、红皮车,特点是一样的怀(破)旧(落)。

比起北京的冬暖夏凉,这里没有空调,暖靠人气,凉靠通风,敞着窗户的“开放式车厢”也是别样体验。更别指望隔音效果了,哐啷声贯穿全程,不绝于耳。

仔细对比一下如今北京的地铁,突然觉得,的确还是有差距的:

60年光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莫斯科地铁修成时,中国啥都没有。

1953年至1960年,数千名中国学生被送往苏联学习地铁技术。如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走出国门,帮曾经的师傅修起了地铁站。

中国地铁事业的开头,少不了苏联的身影。1956年,苏联派出以地下铁设计局总工程师为组长的5人专家组来京,历经半年时间的勘察和研究,共同提出北京地铁规划。拿如今的地铁图和这份规划图比对,依旧能发现不少相通之处: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北京地铁建设被迫暂停。直到1965年,由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挂帅,北京地铁作为战备工程重启,自此,中国地铁的建设完全落在了中国人自己肩上。

北京城建集团前总工贺长俊老先生回忆说,当年没有计算机,所有的计算和画图都需要靠人。画图时,设计人员先在小黑纸上画铅笔图,然后铺上硫酸纸,再在上面描铅笔图。

“我们趴在那种大的图板上,趴得胸部都压得很疼。到夏天的时候,我们的汗只要一沾到硫酸纸上就成废纸了,就把毛巾铺在上面画。”

“赶不上时间了。最后我们直接在硫酸纸上摁着画。那画错一笔,修改是很费劲的。”

1965年7月1日是北京地铁的开工典礼。6月30日晚上,包括贺长俊等人在内的几乎全体人员都留在办公室,帮着绘图人员将3万张图纸装车,到早晨10点钟,他们就直接去参加开工典礼。

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典礼,现场横幅亮眼,热闹非凡。但不料,下午就发现了图纸里的问题:设计上没有预留足够的冗余。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的工作人员,又投入了紧张的修改中。

“毛主席说了,(修建地铁)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予以改正。我们就是不断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随时改正。”

修1号线时,仅测量、设计、勘察的人员就有700余人,随着中国地铁修筑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数字已经大大下降,此外,中国修筑的手段和方式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贺长俊老先生年逾八十,如今仍奔走在地铁修筑的一线,说到如今中国地铁人才和事业的发展,他颇感欣慰,

“我们中国地铁人能够走到今天,没有责任心和爱国心是不可能的,我们把所有都交给中国地铁事业。”

莫斯科:期待和中国专家共事

莫斯科副市长马拉特?胡斯努林说,当今世界论修地铁中国排第一,在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有地铁。

博奇卡廖夫说,“我们认真对比了与中方在地铁建造方面的技术,两者非常相近。我看不到任何中方人员不能进行设计或在俄工作的风险。因此我们决定在外环线的其中一段与他们尝试合作。如果进展顺利,我们将开展更多合作。”

博奇卡廖夫认为,这首先意味着将新技术、新经验引入莫斯科,从而提升莫城地铁的施工水平。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行业竞争环境已经形成。

“想与中国企业比肩绝非易事:它拥有30万员工,还有自己的盾构机,而我们只能从国外进口(盾构机)。中国人很快就会将盾构技术带到莫斯科。中方承诺会带来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以及包括盾构机这样的先进设备。”

这次由中国铁建承建的三个地铁站位于外环线的西南角,这条环线全长62.3公里,共设有28站,是莫斯科地铁的第二条环线,计划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有媒体预测,如果这项工程能够按计划完工,不仅能够极大改善莫斯科西南区的交通状况,更有可能使沉寂多年的外大环线工程“起死回生”。

博奇卡廖夫说,,中国人在国内建地铁的高效众所周知,无他国能及。

“如今我们不只有机会见到如此高水准的中国专家,还能与他们共事。”

60年后,现在是我们的专家,回“师傅”家里去了。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