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看不清自己的角色,是很多夫妻冲突的根源

2016-02-07 文丨赵悦辰

人们常说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其实结婚是6个人的事,这6个人是谁呢?

他们是两个成年人、两个家长、两个孩子。这么说也许你觉得晕,我来解释一下,

每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三个部分:内化的家长、未长大的孩子、当下的自己。所以两个人结婚后实际上是6个人的互动。

  这样麻烦就来了,比如老公说:“今天我要加班,你接孩子吧。”老婆说:“你对工作有责任,对家也要有责任啊,凭什么每次都我接孩子,我不要!”老公的话前半部分代表了一个成年人在说话,后半句实际上代表了他内在的家长在指挥。老婆说的“你对工作负责,对家也要负责”的话是内在家长在说教,接下来说的“凭什么每次都我接孩子,我不要“是内在孩子的说法。所以这段对话实际上是成人+家长对家长+孩子。对话的结果吵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放眼望去,很多爱人之间不知不觉形成了这样几种危险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家长对家长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里经常听到的词儿是:你应该、你必须、你一定要等等,还有很多批评、指责和教训。两个人都像掌权当老大,控制对方,但是一山难容二虎,他们生活在三天一大吵,每天一小吵的世界里痛苦不堪。

第二种关系是孩子对孩子。

他们的关系更奇葩,像小孩过家家,在一起就争,见不着就想,遇到家里要承担的事情互相攀比,经常为做家务掷筛子。总之各种小孩的想法、做法曾出不穷,让人经常有哭笑不得的感觉。这样的生活像个幼儿园的世界,小两口的逻辑永远停留在未成年。这样的两个人,自己的生活都乱成一团,要是再有个孩子,三个小孩的世界可以想象得有多疯狂。

第三种关系:成年人对成年人。

真正的成年人有个核心特点就是心智成熟,那到底什么是心智成熟?心智成熟的人在情绪管理、分析问题方面能力较强,情商较高,能够理解自己和别人,待人接物善于把握分寸,思考问题更加客观平和,内在比较有力量,有能力承担各种为人的责任。

  两个成年人的相处会让我想到舒婷的诗《致橡树》中的几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种状态实际是两个人在爱情中人格都很独立而且有尊严,虽然相爱,但彼此尊重各自的人格边界,有身体的融合、灵魂的交流,也有各自独立的世界。

第四种关系是家长对孩子。

在这种关系里,一方固定扮演家长角色,另一方固定扮演孩子角色。家长负责照顾、承担、指挥,孩子负责讨好、听话、依赖。家长控制、强势、抱怨,孩子委屈、压抑、无能。这显然是个不平衡的关系,只要有不平衡就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家长一方觉得很累、抱怨但却不撒手,孩子一方觉得很烦、很憋但却不愿承担。家庭在这样的关系里会生长出很多毒瘤,比如不满、愤怒、怨恨、攻击等,还会出现重伤行为:无性婚姻和婚外情。

  这种关系也会让我想到致橡树里的另外几句诗: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诗里所说的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是形容有的人在爱人面前是弱小的孩子,依赖对方的强大活着。而痴情的鸟儿,泉水,险峰,这些都是扮演孩子的人对扮演家长的人的讨好。
  

每个人进入亲密关系之前都需要体会一下自己内在的三个人,哪个人是主角,哪个人是配角,这样做可帮助你对未来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进入关系以后你还要体会一下对方内部的三个人,这样你就能很容易知道你们可能建立什么模式的关系。

  另外在你和他的互动中,也可以通过自我觉察看看当下是哪个人在说话,对方是哪个人在说话。比如:老婆说:老公,周末我想让你陪我看电影!这是内在孩子在说话,老公说:好的,我一定尽量安排时间陪你。这是家长的部分在说话。老公接着说:“如果公司有紧急的事情我就下周陪你好吗?”老婆说:“好吧。”这两句就是成人部分在说话。

  所以大家在互动中要时时觉察,可以把家长对孩子,成人对成人、家长对成人、孩子对成人几种交流模式交替使用。不要一味的当家长或孩子或成人。单一的状况都会让人很乏味无趣。最好的比例是成人占50%,家长孩子各占25%,这样就有了成人的成熟、家长的强大、孩子的可爱。这就是三合一完美爱人,世间珍品!

延伸阅读:你知道PAC理论吗?

  文字来源:孟然F的博客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PAC分析。

“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心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心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这本著作已有中文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哦。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