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海清“虎妈”炼成记:曝育儿实战录

2013-09-24 北京晚报

  随着80后的“育儿潮”到来,荧屏上的偶像剧也顺势跨过了不思柴米油盐的恋爱阶段,进入了“小儿难养”时期。从年初的《小儿难养》到前段时间的《小爸爸》,正在热播的《辣妈正传》和即将接档的《孩奴》,光看剧名就猜得到内容——现如今,带孩子难,80后爸妈有一肚子苦水和牢骚。不过,千万别被电视剧里满满的负能量吓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向来是苦先尝,自有乐在其中,带孩子这事一半是责任心,一半真得靠天赋。 不信?可以听听海清的育儿经。前段时间《抹布女也有春天》正播,海清的荧屏形象成功从精明小女人转型憨痴女汉子,不过她却说,成为女汉子全是逼的。海清现身说法,绘声绘色地聊起生活中和儿子过招之种种,听得记者们时而目瞪口呆,时而拍案大笑,看来一个女人要想幸福地当妈,责任心、硬汉心和天赋,真的一样都不能缺。

海清

每个妈妈心里都得住个爷们

  《抹布女也有春天》里,海清饰演的“抹布女”罗小葱再也不是以往精明体贴的好媳妇,彻头彻尾成了一个爽利“女汉子”。海清说:“罗小葱是一个特别粗糙的女人,好像心里住着一个男人,但其实她是胆怯的,对付老板、对付老公、对付前男友她都不在行,才把自己搞成一副虎虎的样子。”

  说到这儿,海清的表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些许落寞,要为女汉子们解释解释,她说:“其实女汉子都是被动形成的,没有女孩天生就是女汉子。当她身边没有男人保护的时候,女人只能跳出来保护自己,于是她成了女汉子,等到她身边有一个靠谱的爷们的时候,她又会变成女人,这就是女汉子,而不是真汉子。”

  从《抹布女也有春天》开播,半个月里海清的通告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每一个小时的工作内容,直到上周末飞去湖南到《超级男声》直播现场当V神评委。接受采访时,她进门几乎是气喘吁吁地,脸色蜡黄难免不牢骚经纪人两句:“哎,你看我都这把年纪了,真禁不住这么连轴转。”

  

听到这儿,经纪人笑着摊手说,除了工作,海清昨天还给儿子开了个漫长的家长会,之后再接着工作,连续几天,从凌晨五点到凌晨十二点,连轴转没工夫歇着。

  叹口气,海清接过话茬:“相信不仅我,现在很多职业女性,如果心里不住着个爷们,真的很难应付每天所要面对的一切。我在工作上要拼命,要有自己的理想,要表现好,要进步,要有所建树,我是不是要把时间放在上面?可是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天只有24小时,我要把24小时都放在工作上,我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收入水平远高于普通老百姓的明星可以请几位助理帮忙打理一切,但海清断然说,真不行。“找谁打理?谁都不能打理。我父母生病,跟医生询问情况,得我自己吧。儿子上学,北京所有的小学我跑了个遍,30多所学校,公立的私立的全都打听一遍。这事交给秘书,交给朋友?没有一个人会像妈妈一样知道自己孩子的需求,你们家的生活作息表,对老师,对学校的要求,最后,只有妈妈能做这事。我爸爸带我儿子上游泳课,每次回来都说特棒,结果我有次带他去才发现,他是全班最后一名,特别怕水。”

  作为一个女人,家庭事业要想全部兼顾,太难了。可海清认为,这又是必须做到的,“你说一男人,在家里不管家特别正常,女人要是不管家就会被人说闲话,好多女强人婚姻失败了,所以女人要在外面拼,前提是先把家照顾好。”

  儿子崇拜我因为我会修玩具

  就算把自己修炼成女汉子,事业、家庭一手拎,可要想得到小孩子的认同,还得另凭本事。海清说,生活中要想得到儿子的崇拜,可不是在外面名气大、粉丝多就管用的,“他对我的崇拜来自于我能把他玩坏的玩具都修好!比如有天他特别喜欢的乒乓球踩瘪了,哭得呀,我说买个新的,他死活不要,就让我给他修。我拿一盆热水泡一下,慢慢鼓起来了,他特别高兴。”另外,海清也会特别注意不让儿子有妈妈是明星的优越感。“但凡他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会给他扑下去。我儿子有一次特别认真地问我,‘妈妈,你是一个明星,你很骄傲是不是?’然后我马上回答他:‘做明星远远没有当你妈妈更让我骄傲’,然后他就知道了,现在他认为在电视里看见妈妈这事很正常。”

  海清自诩是“虎妈”,尤其关注儿子的教育。每年七八月份,学校假期,她都尽量不工作,陪儿子上各种学习班。“我给他报了画画、大字、围棋、钢琴、游泳、篮球班,还给他请了个国学老师,专门教导中国传统文化。每堂课都是我骑着车带他去,要么就坐公交车、地铁,因为他喜欢自行车,喜欢上车刷卡的感觉。”

  选择做“虎妈”,海清解释并不是望子成龙,“将来他大了我未必会给他报这么多班,恰恰是现在,我陪他上所有课的时候发现他对这些都很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比成年人集中、专注很多倍,所以我趁着他的兴趣还没有散掉,多给他一些选择。”有时候,手头的工作实在脱不开,海清也能另想办法。

  “我带儿子上游泳课,所有的爸妈都在岸边喊加油,就我手里拿着剧本,一边看一边打着电话,一会儿我儿子跑过来,说妈妈我不想游了。我说你再游会儿,等妈妈把这段看完。”因为经常在带孩子的时候分心看剧本,海清倒给儿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她看剧本时安排儿子看书,“现在他六岁,比一般小男孩有耐性,能坐着看书三四个小时不动,每天晚上临睡前看一小时书很正常。”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我儿子不好好吃饭,我跟他说,过来,让妈妈听听肚子说它饱了没有。我儿子说,你听妈妈,它说它真的饱了。我过去假装听听,说,你还可以吃五口呀,可是我儿子说你已经饱了。儿子很认真地问,妈妈它说还能吃五口吗?可我真的吃不了,快吐了。我问儿子,那你还能吃几口,儿子想了想说,那四口半吧。我说我再跟肚子商量商量,然后告诉儿子,它同意了,但你要把汤喝了。最后他乖乖地吃了饭还喝了汤。”

  小孩总要新玩具怎么办?

  “我儿子想要一个叫‘国宝特工七合一’的变形金刚,他们班很多小朋友都有,可以变七种造型特别帅。但我跟他讲,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有你就一定要有,一直没给他买。他爸知道这件事后,就在网上给他订了,还订了四个,我当时特别生气,可我先生说,四个包邮。他经常是这样。比如我儿子要手指滑板,要我会给他买两个,他爸在网上一下买十个,十几块钱一个,十个包邮。我爸爸也特别溺爱外孙,一下就把十个全给我儿子了,被我一下制止了。我对儿子说,十个里面只有你一个,其他是爸爸帮别人买的。所以,我对儿子的教育基本上属于遏制型教育,我不会让他觉得生活是一片顺境。”

  到玩具城赖着不走怎么办?

  “买玩具时,他有时候两个都想要,假装纠结选这个还是选那个,我说选不定咱们就走,我只给你一分钟,他问我一分钟多长时间,我说60秒,然后我就站在那里数,他去挑,挑不着我们就走,我不太惯着他。我曾经因为很长时间没陪他心里愧疚,给他买过一件我认为相当贵重的礼物,一个1000多块钱的玩具,恰恰那个玩具他不怎么玩。自打那次以后,基本上我带他去买玩具,不会超过100块钱,有时候去反斗城转一圈,什么也不买,到现在还陪他做肥皂泡水吹泡泡玩,他很喜欢。”

  孩子两岁时很叛逆怎么办?

  “我看过书,有一种叫栅栏效应,在孩子两岁到三岁间,他的欲望大于一切,如果他要的东西你不给他,就会使劲哭闹到你根本控制不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关小黑屋,或者给他围在一个类似栅栏的地方,对他说,站住了,不许动。我儿子特别怕小黑屋,认错、不哭、保证下次不再犯才能出来。我儿子第一次被我关了三个小时,在里面都拉屎了,我爸回来把我揍了一顿,说我太过分了。但自从那次起,一说关小黑屋,我儿子就不哭了。这是一个对孩子特别好的纠正行为,让他知道有规矩是比他的欲望更重要的。现在他在我爸妈面前就会比较事多,在我面前就像个男子汉一样。”

  孩子犯错了该不该体罚?

  “我有把塑料尺子,抽屁股的,我儿子很害怕。有时候我并不是真的要打他,只是拿尺子说事,给他承认错误的时间。比如,他又把手放在嘴里了,我就会问他,我的尺子呢,尺子在哪?我假装找尺子,是给他机会承认错误。现在我儿子长大了,前段时间搬家来北京,又看到那把小尺子了,我说,你要是表现好,妈妈就不把尺子带到北京了。我儿子悠悠地说,妈妈你还是带去吧,要不你打我的时候没有工具。然后我又贱兮兮地逗他,你想不想妈妈带,我儿子说,想你带,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找不到还得回南京来拿。小孩子真的很讲道理。”

  给孩子花钱不吝惜对吗?

  “每位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可什么是最好的?我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比如,父母经常会在孩子面前争执,自己并不在意,我家有问题的话都会悄悄说,或者到一个孩子不在的地方争论。在教育方面我是不吝投入的,这部分是他生活开支里最大的,其他的很少。比如衣服经常捡我先生弟弟家孩子的穿,我儿子对衣服从来不挑,现在上学穿校服,我基本不给他买衣服。我觉得男孩一定得苦养,我小时候想要一双雨鞋要了很久,一到下雨脚趾就沾着泥水,难受死了。我妈从小就跟我讲,不能大手大脚花钱,这些东西现在我觉得对我很好,我不会浪费,买东西也都是觉得必须要买的,所以我也从小给儿子灌输这种观念。”

  怎么树立孩子对钱的观念?

  “我带我儿子去迪士尼,和我们一起去的小朋友都买了一件或者三四件玩具。快离开时,我儿子看中一块表。我说,哇塞,239块钱呢。儿子问我,妈妈这很贵吗?我说你知道我们的门票才多少钱,玩一天才多少钱,你戴一块表这么贵呀,哇塞,我都没有买过这么贵的表。然后他问我,妈妈你有多少钱,我说我有100块钱,他又瞧瞧周围问,其他的妈妈有多少钱,我说其他妈妈有再多钱是人家自己挣的,妈妈只有这么多钱。他问,那你给我把表买完,晚上我们还有饭吃吗?我说就没有饭吃了,这就意味着你只能挑一件50块钱以内的玩具。最后他说,妈妈我们还是晚上吃多一点好吃的吧,拉着我就走了,我们什么都没买就回去了。”

  需要让孩子参与劳动吗?

  “我第一次让我儿子收拾碗筷,他就摔了一个碗,我妈说我,他还那么小。我跟我妈说,他都四岁了,应该学着做家务了。我在家的时候,会跟他说,帮妈妈一个忙,把地扫一下,阿姨打扫得不干净。他当然扫得不干净,但我也会夸他,太棒了,真干净。第二天他就会主动跟阿姨说,我来扫。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劳动是一种认知社会的方式。我会让儿子洗毛巾,出去玩他也要背一个包,自己的东西自己拿,甚至我的袋子他都帮我拎。” 本报记者 金力维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